文章出處:寸金漆 網責任編輯:寸金漆閱讀量:2000 發表時間(jian):2015.7.9
標簽:命運(yun)強(qiang)迫我早熟
26年了,每到這一天,我總覺得冷,這是來(lai)自心底與骨髓的寒(han)意。
26年前(qian)的今天(tian),龍華火葬場的門口。
雕龍的煙(yan)囪,高高矗立在陰霾的天(tian)空下,時不時“轟”的一(yi)下,冒(mao)出(chu)一(yi)股濃濃的黑煙(yan),在料(liao)峭的春(chun)寒里,逐漸飄散,變淡(dan)。
我呆(dai)呆(dai)地(di)看著它,感(gan)覺死亡不是童話里(li)通往天堂的(de)道路。童話里(li)的(de)天堂路開滿鮮花,而這煙囪如此丑陋。
前(qian)一(yi)天晚上,聽到爸爸死訊(xun)的(de)時候,我沒有哭。我平靜得不(bu)像(xiang)(xiang)他的(de)女兒,甚至不(bu)像(xiang)(xiang)一(yi)個孩(hai)子。
作(zuo)(zuo)為(wei)一(yi)(yi)(yi)個(ge)二類右派的(de)女(nv)兒,作(zuo)(zuo)為(wei)一(yi)(yi)(yi)個(ge)老是(shi)聽大人們悄悄議論著(zhu)哪一(yi)(yi)(yi)個(ge)相熟(shu)的(de)叔叔伯伯阿姨又(you)沒了的(de)十(shi)歲女(nv)孩,冥冥中(zhong)早就(jiu)在等待著(zhu)一(yi)(yi)(yi)種模糊而又(you)清晰的(de)可怕的(de)東西,早就(jiu)知道自己的(de)家會(hui)有破碎崩(beng)潰(kui)的(de)那一(yi)(yi)(yi)天。
那個(ge)夜(ye)晚媽(ma)媽(ma)遲遲未歸。我帶(dai)著妹(mei)妹(mei)和外婆面面相覷。誰也(ye)不敢問會有什(shen)(shen)么事發(fa)生。可(ke)誰的心(xin)里都有預(yu)感,一定有什(shen)(shen)么事已(yi)經(jing)發(fa)生。
十一點多(duo)了,媽(ma)媽(ma)才(cai)回(hui)來。表情沒什么異樣,只是(shi)淡(dan)灰色的夾衣(yi)已被屋外的冷(leng)雨淋成了深灰色。
她打(da)發(fa)我去睡(shui)覺。我剛一(yi)轉身,她就對著外婆哭了。
她說(shuo)爸爸死(si)了,是自殺。昨天(tian),吃了過量的安眠藥。
她(ta)(ta)(ta)說她(ta)(ta)(ta)今天去了龍華火葬場(chang), 想 后看(kan)他一眼。她(ta)(ta)(ta)在雨里(li)站(zhan)了很久,可他們(men)不讓她(ta)(ta)(ta)進,要她(ta)(ta)(ta)劃清界線。
她回頭對我(wo)說:“明天我(wo)也(ye)不(bu)能去,你(ni)去給爸(ba)爸(ba)送點東西(xi),好嗎?”
“好的,媽媽,我去。你別哭了。”
我回(hui)答得那么冷靜,連今天回(hui)想起來都有些詫異。
第二天一早(zao),天還沒亮,媽媽就(jiu)把我叫起了床(chuang)。
她拿出一套西服(fu)、一件白襯衣、一雙皮鞋、一雙襪子,打成(cheng)一個(ge)包袱。她往(wang)我兜里塞了(le)30元錢,那是用(yong)來收爸爸骨灰的錢。
然后,她送我(wo)上了(le)43路公交車,把我(wo)交給了(le)售(shou)票員(yuan)。
龍華(hua)火葬(zang)場的門口,全(quan)都是(shi)和我(wo)差不多大的孩(hai)子(zi),全(quan)都和我(wo)一樣,手里提著個包(bao)袱。
看門的老(lao)頭招招手,示意我(wo)過去。
我走(zou)到跟前,他問我,“來看誰?”
我默默遞上死亡通知單。他接(jie)過(guo)去(qu),看一(yi)眼,就轉身(shen)進(jin)去(qu)了。
他進(jin)去(qu)了(le)(le)很(hen)久(jiu),寒氣一點一點侵襲了(le)(le)我的全身。
我忽然覺得(de),爸爸死了,這是解(jie)脫。雖然那時的(de)(de)我根本不(bu)(bu)懂得(de)苦難(nan)的(de)(de)準確含義,也不(bu)(bu)懂得(de)忍受(shou)苦難(nan)是一(yi)件多么不(bu)(bu)易的(de)(de)事,但我心里對生(sheng)和死有了一(yi)種極具(ju)體(ti)的(de)(de)感覺。與其那樣活著(zhu),不(bu)(bu)如這樣死了。
我(wo)把錢(qian)遞(di)給他。他拍拍我(wo)的頭說,“回去聽話一(yi)點。”我(wo)點點頭。那種(zhong)感(gan)覺,不像(xiang)是(shi)一(yi)個老人在關(guan)照一(yi)個孩(hai)子什(shen)么,倒(dao)像(xiang)是(shi)兩個大人在達成一(yi)種(zhong)默契。
爸爸的(de)死(si),使我一(yi)下子(zi)超越(yue)了(le)(le)時代,超越(yue)了(le)(le)年齡(ling),甚至超越(yue)了(le)(le)痛苦。也(ye)就在那一(yi)刻,我徹(che)底失去(qu)了(le)(le)童年。這樣一(yi)種生命層(ceng)次的(de)飛躍(yue),使我比(bi)同齡(ling)的(de)任何一(yi)個女孩子(zi)都(dou)更成熟。因為我知道,只有照顧好(hao)自己(ji),才(cai)能少給媽媽添麻煩(fan)。
于是,就(jiu)有了一個(ge)十(shi)歲的(de)小女孩,捧著她父(fu)親的(de)骨灰盒,一個(ge)人坐硬(ying)席火車,從上(shang)海到(dao)哈爾(er)濱,三天(tian)兩夜,送(song)她的(de)父(fu)親回他的(de)老家。
四月的(de)哈爾濱,松花江還沒(mei)完全解凍。 次出門(men),我什么都不懂,連害怕也不懂。只知道,我一定要把媽(ma)媽(ma)交給我的(de)任務完成(cheng)好(hao),一定要把爸爸送(song)回家。
我一直覺得(de)人生(sheng)其實就是兩大問題:愛與(yu)恨,生(sheng)與(yu)死。它(ta)們(men)的(de)來與(yu)去,都由不得(de)我們(men)。我們(men)只能主宰生(sheng)和死之間(jian)那短短的(de)一段(duan)時光(guang)。活著(zhu),就活好(hao)它(ta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