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? 新聞動態
? 當好創意遇到好團隊,朽木也可雕!
文章出處:寸金漆 網責任編輯:寸金漆閱讀量:1985 發表時間:2015.6.27
標簽:
二十天過后,“星空”和“沉靜”終于定型,這時,羅斌才意識到剛剛“出生”的“寶貝”——自己的店還連一個名字都沒有。夜晚風情搖曳的燈影里,一杯咖啡,一首曲子,一些零零散散的雜志……所有的溫暖包圍著羅斌,這是一份無法言說的美麗。他想,這些可愛的木頭,能做成燈,也就能做成花插、掛飾、小桌子、煙灰缸……她不僅是功能性的燈具,也是一個以裝飾為主的情調家居產品,有也有。
隨之,“木燈故事”這個名字從羅斌的腦海里跳躍而出,要做有故事的產品,開創有故事的生活!2008年3月,探索了數月之久的羅斌終于決定讓“木燈故事”走出去。他放棄了在鬧市區開店的想法:不如將店開在家里。相逢的人總會再相逢。
小巧的客廳加上陽臺便成了展示的空間,木燈們一個個“粉墨登場”,木燈的周圍,羅斌恰當地擺掛一些用老粗布做的抱枕、原汁原味的軟陶。遇到投緣的買主,羅斌會作為禮品相送。
隨后,羅斌以個人博客為突破口,向外突圍。他將圖片放到博客上,配以至性至情的文字和音樂。
開博后沒多久,羅斌接到一個電話,對方是吉林的朋友。正經營著一家家居飾品店,說很看好木燈產品,要求開個專賣店。羅斌說:“開店我們緩一步說,我先發2000塊錢的貨,你先在自己的店里賣著看,賣不動就退給我!”
產品在楊先生的店里賣得很順利,吉林專賣店也在兩月后順利開張。隨后江蘇、浙江等地區的部分城市也迅速進駐和開業。
也有一些客戶選擇DIY定制,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心情,要求“木燈故事”為其量身定做。甚至有人親手繪出圖紙,讓師傅照著樣子做就可以了。周圍地區的客戶,有時會來到。木燈故事的新車間,在師傅的引導下,過一把木工癮。親手給女朋友或家人做件慢功細磨的木燈或實用的小家具或小飾品,很有意義也很有樂趣。
2008年6月的時候,羅斌打開電腦,一封來自加拿大的署名Andy的郵件安靜地躺在郵箱里。信中大概寫道,他對木燈很有興趣,能購買幾個先睹為快。羅斌及時回信,并發了些圖片,請他選擇適合的樣式。羅斌想,遠在他鄉的Andy或許只是買個木燈寄托思鄉之情。
一周后,羅斌接到一個從北京打來的長途,說是Andy的朋友,受Andy的委托買幾盞木燈。請他給個賬號,很快打了筆款過來。羅斌精挑細選,選了幾個代表作品發了過去,并寫了份長長的親筆信,表達了對Andy的謝意,希望他在外生活愉快家人平安……而今,“木燈故事”在多倫多已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,溫哥華的代理事宜正在接洽中。
2008年7月的一天,陽光明媚。羅斌出門時碰到一個年輕人,背著沉沉的行囊,顯然剛從外地過來,兩人相互注視片刻,他說:“你就是老羅吧?”得到羅斌的肯定后,他便興致勃勃地介紹起來,他叫劉炫伯,是Andy的朋友,專程來拜訪觀摩羅斌的“木燈故事”。
談話間,羅斌得知小劉在加拿大留學結束后,就職于多倫多一家連鎖餐飲集團,先后管理著4家店的運營。正好回國探親,順路便幫老朋友看看。
通過幾天的接觸,小劉越來越喜歡這個美麗舒緩的海濱城市,白云藍天,水清沙幼。尤其是羅斌本人,他是那種特能沉得住的人,從容、塌實,即使碰到一個很好的機會,也不急功近利,先選擇苦練內功,再將產品出手示人。這在隨處涌動著浮躁物欲的當下,彌足珍貴。
于是,小劉做出一個決定,留在這座城市,出一部分資金,和羅斌一起打造“木燈故事”品牌。憑借他對外貿的熟悉和經營管理方面的經歷,他看到“奔頭”。
羅斌聽了小劉的想法后感觸頗多,放棄需要一種巨大的,眼前這個時尚的喝過“洋墨水”的男孩,跟自己,能有好的前景嗎?但小劉爽朗地回答:好男兒志在四方,他從來相信自己的眼光。
從此,“木燈故事”團隊中又增加了一個核心伙伴。隨后,羅斌和小劉將展示中心搬遷到了城市中心,全新裝修布置。具體的設計生產和國內渠道由羅斌負責,小劉負責外貿渠道的拓展和信息支持。
“木燈故事”基本已找到相對穩定的贏利模式:木燈系列木制家居飾品零售,咖啡店、酒吧、會所等渠道的推廣,專業家裝和房地產樣板間推廣等。“木燈故事”有了越來越廣閏的舞臺。
2009年6月,羅斌將親赴青島、北京等地,為。木燈故事國內旗艦店選址。未來,他會將品牌的市場運營中心搬到發達大城市,只將生產基地放在日照。羅斌說:“生活里越來越需要手工雕琢的溫暖撫慰心靈,不久的將來。這些散發著手工氣息的產品或將是人們心儀的一種生活方式。”
冬天的大海,安靜從容。眼前這個高大穩重的男子的內心,已做好了迎接和的準備。